在抗日战争中,八路军的英勇表现往往被低估,许多人可能不了解他们在实际战斗中的强大实力。下面通过两场战斗中的具体战果,来展现八路军的战力。
首先是1939年的雁宿崖战役,这场战斗由聂荣臻指挥,发生在日军的“北支的治安战”期间。日军的记录中写道:“讨伐队突然遭到中共军的伏击,虽然被猛烈攻击,但日军奋力抵抗,中共军士气高昂,整日激烈作战。”当日军的支援部队赶到时,八路军已经成功撤离。战斗的结果如何呢?根据杨成武的回忆录,这场战斗中,除了少数伪军混在民夫队中逃走外,八路军歼灭了500多名日军,俘虏了13名日军士兵,缴获了6门大炮、13挺机枪、210支步枪、300匹骡马、2部无线电设备和大量军用物资。可以说,这是一场相当漂亮的歼灭战。 尽管500名日军的战果看似不算太多,但我们也可以通过日方的记录来看。这些数字也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番视角。根据《日军治安战史》的记载,雁宿崖战役中,日军阵亡83人,受伤49人,总计132人阵亡或受伤。虽然看似数字不大,但从这些伤亡数据中,我们可以感受到八路军对日军的重大打击。 再来看另一组对比数据:1944年,日军调集了9.7万兵力攻占洛阳,守军是由国民党军队汤恩伯指挥的第15军。经过21天的激烈战斗,日军终于攻占了洛阳。但根据日本防卫厅的战史记载,日军在这场战斗中的阵亡人数仅为55人。把这两个战斗的数据对比,我们不难看出,八路军在雁宿崖战役中的战绩要远远超过日军在洛阳的损失。战争的核心目标就是削弱敌人的兵力,消耗敌军的战斗力,最终使其无法进行有效反击。而八路军在这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。 通过这些战绩,八路军和新四军无疑是抗日战争中的坚实力量。他们不仅在战场上有效地消耗了大量日军兵力,还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陈冠任在《大河向东: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》和《大河向东: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》这两本书中,详细记录了中共领导的军队在抗战中的辉煌成就,以及人民为何愿意追随中共和毛泽东的原因。这两本书已成为畅销书,累计销量超过百万,为读者提供了真实的红色历史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